.jpg)
在这样一个高流动性的市场中,在线 交易正在经历一场由技术进步引领的 技术革命。
如何才能在交易中变得更加成功? 这个问题对于大众来说并 没有一个准确而合适的答案,但是外汇交易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让自己的交易更加成功。
#第1 知识和耐心这是交易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。
在真正开户之前,交易者必须学习相关知识,这样才能踏入市场, 而不是做一只/ 无头苍蝇/。
交易是 一个被低估的 行业,但它仍然 是一个持久的行业。
另外,交易仓位的建立需要耐心,也就是说交易必须有足够的耐心来执行交易策略。
当前 美元指数(91.0830,-0.0102,-0.01%)已由近期收盘价的高点93.3回落至91,我们重发此前由于技术原因而删除的报告《美元指数“利好出尽”》。
核心观点: 利好出尽后,美元指数将重回下行趋势。
2021年1至3月美元指数反弹4.3%,其背后的利好因素有五个: 美国 疫情疫苗和 经济复苏具有相对优势、 美债收益率逐级 上行、 财政刺激及其预期、美股上涨、避险情绪上升等。
不过,如果考虑到如此多因素同时发挥作用,美元指数最终呈现的强势程度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。
我们再次强调,同2020年8至9月类似,当前美元指数的表现更为接近一个下行大趋势中的反弹。
近期随着疫情优势、美债利率上行、财政刺激等利好因素的短期消退,美元指数将重回下行趋势。
不同于市场主流以经济周期(BusinessCycle)的传统视角看美元的观点,我们认为,美元长周期进入弱势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元走弱与美元 信用 扩张的自我加强过程,即 全球金融周期视角。
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,美元强弱既是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结果,又具有其作为全球中心货币的显著溢出效应,美元弱与全球美元流动性扩张互为因果。
美联储超宽松货币 政策作为“第一推动力”,开启了本轮美元长期弱势和美元信用扩张的自我加强过程。
全球美元信用扩张早于美元指数回落且持续性强,而本轮信用扩张实际已于2019年开启,预示着美元指数的长期弱势。
美元是全球的美元,美债是全球的美债,美元信用扩张后回流美债市场,有助于压低 美债收益率中枢,这是我们对2021美债收益率中枢预测值低于市场一致预期值的根本原因。
美国 有可能形成货币财政双宽松格局。
1.9万亿美元的《美国拯救计划》和2万亿美元的基建法案《美国就业计划》仍可能加大美国财政赤字。
而顺周期的财政刺激加大了对货币政策的挑战。
近期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表态重回宽松,未来仍有可能实质性加大购债规模,从而使美国形成货币财政双宽松格局。
中国的 角色: 定海神针 中国的全球角色在这一次疫情前后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体现,去年是对全球产业链起到了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,当全球都不能生产的时候,中国提供了全球生产链的风雨中的安全港,夯实了中国制造的吸引力。
今年我为什么说中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可能会小于 发达国家呢?因为中国已经率先政策回归常态了,稳步退出了刺激,而且开始引领全球,对一些西方国家想做没能做的,对平台巨头,对虚拟货币,对各种资产泡沫的监管,这与发达国家实际上宽松的刺激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不仅是对通胀的表现不一样,而且中国的这种政策选择可能会使得中国在全球的角色里面,不仅仅是一个产业链的定海神针,还会对全球在后疫情时代经济治理的机制提供基石经验的作用。
首先回归经济增长本身,我想大家还是比较担忧中国经济去年在疫情中先进先出,率先复苏,但是今年以来有些数据,有些波动。
尤其是大家关注的像消费为主的一些指标,似乎复苏的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快,后续动能在哪里?会不会出现经济的二次探底。
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这次中国经济恢复的持续性还是会保持的,下半年和明年经济依然会 回到疫情之前的潜在 增速的轨迹。
今年我们全年GDP预测是9%,这就意味着未来三个季度,二季度、三季度、四季度,每个季度环比年化折年率是6%,已经回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。
如果算两年的同比增速,因为现在为了剔除疫情期间的基数效应,从国家统计局到私人部门做研究的时候,都用两年复合同比增长,未来三季度有望在5.8%左右。
对明年GDP的预测,我们也是5.8%左右,中国基本上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回到疫情之前的潜在增速的轨迹。